x

科学算法,治愈offer选择困难症

锐仕方达猎头 职场资讯 2021年11月11日

一直收不到offer是持久的痛苦,同时收到很多份offer也是“甜蜜的忧愁”。面对一起抛来的橄榄枝们,应如何选出最茁壮的一枝呢?

 


大多数困难的选择,绝对不是简单的对与错之间的较量。在找工作时,相信大家的理想目标都是“钱多事少离家近”,但99%的时候需要面对的是“钱多事多离家远VS钱少事少离家近”的抉择。

 

由此可见,这些冲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影响因素过多,且互有利弊,在无法达到每一项都十分满意时,势必要有所取舍。而让大家纠结的点就在于,为了“事少离家近”而舍弃“钱多”究竟值不值。

 


01 影响工作“好”“坏”的因素


通常情况下,把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分为确定因素和预测因素,不同因素的核心不同,却又相互关联。

 

确定因素一般包括:薪酬、通勤距离、工作时长等,这类因素在offer谈妥时就能够定下来的,短期内变动不大。

 

预测因素一般包括:团队(团队氛围、成员关系、领导风格等)、权利和发展空间(行业、企业、个人)等,这几个成分的变动性较大,并且比较难在入职前就有深入的了解。

 

在获取offer时,求职者还是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些因素的具体情况,同时明确各方面自己所能承受的底线。

 


02 拆解诉求,掌握工作的“性价比”


虽然影响工作好坏的因素众多,但对于不同的求职者而言,每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也是有所差异的。

 

比如,职场新人可能不太在乎是否需要长期出差,能否快速晋升,更看重自己的个人技能提升和平台资源;但35+的职场人大概对公司的福利政策和晋升渠道更为关注。因此,求职者需要根据自身的诉求和职业发展规划,按照满分100%将这些影响因素理智地进行权重配比。

 

小锐给大家举个例子!

 

初入职场的00后新人小甲,希望能在保证工作幸福感的同时,个人能力也有所提升。她对于薪资的要求不高,大概占10%,但对于团队氛围和个人发展比较看重,分别占25%,而通勤时间和工作时长分别占15%,最后是职场权利,也占10%。

 

在明确各因素重要程度的基础上,为了更直观地对每项因素进行对比权衡,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判断这些因素影响力的标准,把它们逐一量化。从0~10,给每份offer的六大因素赋予一个分数,数字越大表示可接受程度越高、求职者越满意,再根据权重总分综合考量哪份工作更合适。

 

比如,小甲同时收到了两份offer,A的薪酬较高,通勤距离比较远,但在可接受范围内,加班少,团队领导专业能力强,工作氛围融洽,但晋升比较缓慢,公司在行业内处于中游水平;B的薪资稍低,但通勤仅需20分钟,团队关系较好,工作上权利较少,公司行业地位比较高,内部晋升空间也较大。

 

结合小甲的诉求,将这两份offer的各项因素分别打分并按所占权重进行计算,表格如下:

 


经过计算,哪个offer更“值”便一目了然。从图表可以看出,如果不看权重的话,两家公司的基础分数不分伯仲,但是考虑到小甲对于不同因素的重视程度差异,总体对比下来,还是B工作更加适合小甲。

 

如果求职者拿到的offer涉及到其他重要因素,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调整因素的数量、具体内容和占比,多维度分析offer与自身的匹配度。

 

这一量化分析法只是为了让求职者们在面对纠结的offer时能够更直观、更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所重视的条件和对这份工作的接受程度,作为客观参考数值帮助“选择困难症们”挑选出更为合适的offer。

 

当然,最好的办法还是在求职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,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和职位,避免在选offer时左右为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