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

锐仕方达助力山西煤企成功转型锂电池负极材料小巨人

锐仕方达猎头 猎头职场 2024年01月22日

煤炭——传统能源的代表,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。在当前能源结构变革的背景下,煤炭正在步入节能减排、转型发展的历史时期。

 

负极材料——新能源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,伴随着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,正在成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增长极。

 

当新旧两种能源出现在同一个语境下时,通常是此消彼长、取而代之的关系。例如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同时提出“传统能源逐步退出”,和“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”两种提法。

 

但新发展催生出了新问题:有没有可能,将煤炭“改造”成为负极材料,从而让传统能源得到有效延伸,而不是草草地退出历史舞台?

 

如果可能的话,这种改造的过程,需要些什么?

 

首先是技术。例如2022年,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完成技术研发,使用无烟煤制造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。目前该技术正在市场上推广。

 

而对于一个市场主体来说,要能够承接这种转变,在技术之外还需要理念、战略、魄力——更重要的,需要主导这一切的人才。

 

 

这就是本篇锐仕故事的概要:一家山西煤炭企业,怎样在一位核心人才的助推下,转型成为高能负极材料生产商,从而华丽转身,投向新旧能源交汇的历史潮头。

 

困在煤炭循环中

 

山西X集团创立于90年代,是当地市县的支柱企业。X集团初创的时候,名头就叫做煤炭公司,没有什么“新能源”的基因。

 

多年以来,X集团主营业务是煤焦化。如果算上“上游”和“下游”,就是煤、焦、电、热这样一个产业链,从煤层气开采、煤炭洗选配,再到煤电一体化,X集团生在90年代正逢其时。

 

那时,市场经济飞速发展,煤炭对内支撑着钢铁、水泥、化工等重工业建设,对外则成为了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;政府也对煤炭行业大力扶持,如减免行业税收、提供贷款支持等。

 

X集团乘风而上,从一个年生产能力10万吨的地方企业,逐渐发展为年产300万吨、资产超100亿元的集团公司,成为全国先进民营企业、“守合同重信用”企业、全国非公企业“双强百佳”等。

 

 

然而风向渐渐变了。我国进入以降碳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时期,清洁低碳、碳排放双控成为主题。煤价大跌,煤企承压。2022年,18家发布年报的煤炭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超50%;煤企承兑比例骤增,焦煤企业尤甚。

 

X集团创始人L先生,其实素有变革精神。早在创立之初,他就提出了在煤的基础上做“延伸”、“超越”,在完善煤炭产业链之余探索新材料、新装备、新产品、新业态。因此,L先生还被称为“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”的探索者。

 

但困在煤炭行业内部,无论怎样循环发展,也难以破局而出。

 

这时,企业家二代登场了。L先生的儿子从国外学成归来,他不仅带来了外部的先进理念,更帮企业引入了外部的核心人才。

 

外部理念 外部人才

 

2021年,小L先生在接管了X集团后,开始着手打造一整套现代化产业体系。这套体系的核心,是在煤炭、焦炭、热电等核心产业之外,发展N个新兴产业,其中包括刚玉、磨料、陶瓷砂等材料制造——而其中最重要的,就是后来的负极材料。

 

小L先生一直在密切关注能源行业发展的新动向:

 

2021年12月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:传统能源逐步退出,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。“先立后破,通盘谋划”,怎样“立”起新能源,是破局的方向;

 

2022年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要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,鼓励市场投身于减排技术创新。以技术来驱动能源的新旧交替,这是破局的路径;

 

202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,提出推动能源技术与新材料、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,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。这是破局的具体方法。

 

一条完整的出路,已摆在小L先生面前了:以焦炭为原料,通过改造成碳材料,生产动力锂电池中所需要的关键材料——负极材料。

 

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、续航,负极材料是关键,目前我国负极材料的市场规模达到近300亿元,其原料主要依赖人造石墨。而煤基负极材料生产线的出现,能够改变该市场单一的生产结构。

 

 

出路有了,前景无限光明。但怎么走通它?全套的生产线、管理体系,都需要从头打造。小L先生拍板:招聘一位外部的核心人才,来全面主持这项工作。专业的事交给最专业的人来做。

 

而后,就是高端人才寻访的工作了。


把最头部的人选带回山西

 

小L先生联系到了锐仕方达太原公司。他提出了诉求:集团要成立新能源公司,跑通煤基负极材料这条生产线,现在需要一位新能源储能领域的高级人才,来执掌这个新公司。

 

新公司旨在以煤炭为原料,切入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,通过走多元化经营路线,让“老资源走出新路”,推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升级,并努力推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建设。

 

锐仕方达太原公司的VP收到了诉求,并第一时间为小L先生和企业高层做了市场研判:

 

全国前十的头部储能企业,都不在山西,X集团所在圈层中又没有相关经验的人才,所以必须放眼全国,从外部引进一位储能方向的高级人才,“把一位最头部的人选带回山西”。小L先生表示:你们放手去办,条件我们给足。

 

随后,锐仕方达太原公司开始了针对性的mapping,通过对行业、企业、产品线、职位、人选的摸排流程,定位到了来自行业最头部企业的这位人选,Y先生。

 

对于Y先生来说,动力锂电池、负极材料是他的专业领域,但从煤炭到负极材料,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,一片未知的开阔地。最终他选择从温暖的南方北上,迎接这个新挑战。随后的流程都是水到渠成。

 

人选入职后,先是帮X集团梳理业务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,并带领小L先生和企业高管去省外各地进行市场调研,而后从0-1建起了煤基负极材料的生产线,X集团新能源公司的业务逐渐步入正轨。

 


目前,X集团的高能负极材料的年产能已达到了2万吨,成了多个锂电储能企业和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生产供应商。

 

小L先生当初“8+N”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设想成为了现实,集团公司在此前煤、焦、电、热的基础上,多了新材料制造这样一个全新产业链,真正朝着一个能源集团的方向完成了转型。

 

也因此,X集团逐渐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全国绿色工厂,以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一系列新称号,而不再是一个被动活着时代风向里的、“落后产能”的代表。

 

一个敢于放手给年轻一代的企业创始人;一个学成归来、具有战略眼光的二代企业家;以及一个乐于接受挑战、来自外部的高端核心人才——企业也好,行业也好,回首看发展历程时,往往就是这样几个闪亮的结点在前后串联,相映成辉。